返回

争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一章 拔刀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历史与宿命不会重演。

杨峥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不会让鲜卑人在河西站稳脚跟。

就算站稳了脚跟,杨峥也要把他们拔出来。

河西是汉家的,河套也是汉家的!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

把姑臧交给姜伐野之后,杨峥提亲卫营五千步骑向东北而去。

本着两个岳父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原则,杨峥还带上了彭护与他的两千卢水胡骑兵。

正元二年正月,西北仍是天寒地冻,但将士们的热情丝毫不减。

连场大胜,士气正盛。

只不过当夜露营时,有彗星数十丈,扫过天际,亮如白昼,呼啸而去,坠于祁连山之中。

士卒争相观望。

杨峥也没太在意,今年的确会发生不少大事,但与自己似乎关系不大,照样领兵向东北而行。

一进入西套地区,就遇到鲜卑斥候们鬼鬼祟祟的在远处游弋。

而此时的蒙虓正陷入鲜卑人的不断袭扰之中。

鲜卑人也不决战,只是拖着,不停的袭扰,蒙虓不知地形,是以受制于人。

游牧民族的难缠就在于此,占据机动性,他想打的时候,才会跟你打,不想打呼啸而去。

杨峥赶到之后,也不着急,一步一个脚印,找了个能躲避风雪的地方屯兵,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派出大队斥候,打探鲜卑部落所在。

冬天对游牧民族的坏处就是人可以跑,牲畜却跑不了。

鲜卑人不可能丢掉牲畜在这个天气逃亡塞外。

那是自寻死路。

不过鲜卑人也派出大量骑兵,围杀西平斥候。

但双方的装备实力不在一个档次,二十人的斥候小队,能轻易击溃对面的百人小队。

六七日间你来我往,抓了几个活口,也就摸清鲜卑人的底细。

“鲜卑诸部集于高平川,正在集结兵力之中。”斥候回禀道。

高平川在下游一百多里处。

“不在富平城吗?”

汉之朔方郡在后套平原,西套的上河地区属北地郡,郡治富平县(宁夏吴忠东南)。

秦昭襄王灭义渠后,设北地郡,治义渠县,后东汉郡治富平县。

之后羌汉大战,北地郡不断内迁,建制还在,但郡治移到冯飒郡,至汉灵帝中平年间,段颎、张温、董卓等扫平先零羌,汉廷准备恢复北地郡,但黄巾起义爆发,中原大乱,边地亦随同失手,北地郡郡治富平县遂落户于冯飒,沿至后世。

西套上只留一座座残破城池。

“富平城数千守军,有不少汉人。”斥候犹犹豫豫道。

汉人?杨峥略感诧异。

不过想想也正常,从东汉中期起,雍凉就没平静过。

董卓、郭汜、李傕、马超、韩遂等人此起彼伏,战火不断,关中的百姓向草原逃窜很正常。

中土强盛时,转化胡夷,但中土虚弱时,被转化的就是汉人了。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从地缘上看,河湟、河西、河套是农牧文明交汇之地。

但凡这种地区,为汉人所占,则汉强,为草原人所占,则草原强盛。

辽东也是如此。

东汉以豪强立国,对开边拓土没有兴趣,对内卷的兴趣更大,圈禁土地人口,显然比提着刀子跟外人玩命要轻松,收益也大。

东汉朝廷于是采取折中办法,不打了,内迁,效果也还行,很多部族都完成汉化。

魏武分匈奴为五部,河东几县的匈奴实际上已经编户齐民,居汾阳、祁县、隰县、猩县、文水等地,与汉民一样赋税服兵役,但河套地区,掌控力越来越低,草原部族与本土羌人连成一片,实力大涨,一部作乱,诸部紧随。

汉廷与曹魏都能镇住场子,问题不大。

问题是东汉以来,中原其实一直在衰退。

司马家别说河套,连河西都镇不住了,一个秃发树机能,把司马家掀的底朝天。

至司马晋立国,连关中都大叛乱。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

河套在后世被称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阴山挡住了草原的风雪,贺兰山挡住了大漠的风沙,其内河道交叉纵横,土地肥沃。

这么好的地方,留给他们实在可惜了。

正是因为鲜卑、匈奴、羌胡人的过度放牧,才让河套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找到了鲜卑人的大本营,就意味着他们跑不了了。

“彭族长,依你之见,此战该如何打?”杨峥目光转向彭护,专业问题还是要问专业人士。

彭护一脸忠厚状,“属下认为,贼众弃城不守,退至北面高平川,定是想与朔方等地鲜卑羌胡联合,而我军没有横扫整个河套的实力,不可陷入与鲜卑人的大战之中。”

“有道理。”杨峥点头认同。

鹯阴、姑臧两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士卒久经大战,没有休整,再跟鲜卑死磕,的确不智。

然而很多事情不能只考虑眼前。

“但若是不打疼他们,则他们一定会冲我们龇牙,天气转暖之日,必是胡马南下之时!我军至少拿下西套地区,以为武威之屏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争魏请大家收藏:(m.19wxw.com)争魏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1/2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