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来偏殿时,朱允炆正在摔东西,就因为他比朱雄英小了三岁,从皇帝、太子到朝中的臣工,都用“有色眼镜”来衡量他们。大哥做什么都对,他做什么都不对。这不公平!
是的,打朱允炆懂事起,就觉得痛恨这种不公。朱雄英就像是压在他肩头的一座大山,一压就是这么多年,压的他,气都要喘不过来了。
“干什么?你父王说了你几句,你就疯了!”
恨铁不成钢的吕氏,上去就赏了朱允炆一个响亮的耳光。
“本宫明白的告诉你,就在刚刚,你父王说了。如果你再沉沦下去,就把你赶到封地,再不许回京!”
这是个很严厉的惩罚,离开了京师去就藩,就等于掐断了朱允炆最后的路。哪怕,将来有一天,太子、太孙先后都崩逝,继位的也不会远在封地的他。
太子这话,无疑是最后通牒!听到这话的朱允炆,像是抽掉了脊梁骨,眼神空洞的跪在地上,脸上尽是茫然之色。
看到儿子这样,吕氏也跟着叹了一口气。朱允炆做的再不好,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是她全部的指望,吕氏怎么可能不心疼。
可她必须得让儿子清楚的认识到,他与朱雄英之间的差距。不知道卧薪尝胆,这个距离就会越来越大,永远没有赢的可能。
拿西征之役来说,捷报传回应天后,她特意问过李景隆,太孙带兵方面的能力。李景隆曾随中山王及其父,屡出战阵,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但李景隆的回答,却让她仿佛置身于冰窖中,从来到外,凉个透。也不得不感叹,常氏虽然死的早,但却是一等一的有福之人。
李景隆是这么多说的:首先,他早年随中山王及其父北征,与军中大小将校皆熟。在太孙这个年纪,很多人还名不经传,或者在军中当个小将。
这种指挥十数万大军作战的差事,根本不可能轮到他们,哪怕是他和徐允恭这种将门虎子。这是太孙在出身上的优势,也是圣眷属意的必然结果。
其次,关西之战,是一种很难打的仗!兵力、军资粮秣、火器火枪不足;绝对优势兵力的敌人大兵压境;还要去拯救关西的宋、刘、濮三部。
当初,选耿炳文为副帅,大伙都以为太孙是看上了打防御战的能力,想着壮士断腕。利用两陕的军队在嘉峪关外,稍作姿态后,便会立即转防御。
可现在看来,选太孙要耿炳文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多事,不会妨碍他,实行这么冒险的作战计划。
西安行营上报作战计划的时候,从皇帝在兵部、上十二卫的将军们,没一个看好他的。都觉得太孙莽撞了,等待他的就是兵败被围,或军破身死。
李景隆不得不佩服太孙的魄力,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主动亲提三万骑兵,奔袭千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取重镇安定,一举扭转战场的走向。
随后,血战独狼山,鏖战扎失牙兰,驱敌败走漠口,打的更是可圈可点,将人心、敌情我情都算计到了骨子里。
据探子传回来的讯息,抵达藩昌海的东察哈台联军各部,不足八千,其余尽殁于滚滚黄沙之中。
这份战绩,这份对战场把握的能力,别说李景隆了,就是他爹李文忠复生,也不一定能干的比他还漂亮。
引用兵部一些阁员的话,太孙身俱陛下、开平王血脉,运筹帷幄,骁勇绝伦,是天生的。是的,除了这么想,李景隆也不知道该怎么如给给朱雄英下定义。
说句不好听的,宗室之中,最能打的当属晋、燕、齐及被圈的秦四王。李景隆大胆推断,再给太孙几年时间,他们四个捆在一起,也未必能打的过他一个。
所以,在带兵上,跟太孙较劲,无疑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
“不,不!我也要军功,就像皇祖一般!”,朱允炆不觉得他大哥有多了不起,固执的认为,他缺少的就是机会。
可吕氏不得不坦言相告,朱允炆与他祖、父、兄之间的差距。皇帝残忍、但明辨是非,太子仁厚,却不优柔寡断,而朱雄英两者兼备,继承了二人全部的优点。
摆在朱允炆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孝!在这个孝大于天的时代,王法也要给孝让路,既然争不过太孙,那就只能在孝之一道上作文章。
要是一味的硬碰硬,恶了皇帝、太子,失去了他们的庇护,太孙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拿下朱允炆。别不信,当年秦王也不信,结果现在还圈在应天的王府中呢!
“儿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孙的每一仗,都是用他的命去换。”
“可这世上哪有常胜不败的将军,他只要输一次,你的机会就来了。”
“所以,对你来说,保重自身,在祖、父膝下当个孝心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吕氏嫁到皇宫这么多年,她太清楚这里面的道道儿。朱允炆只要把握住孝,不仅能收获皇帝、太子的青睐,更能在满朝文武面前,应得比太孙更多的赞誉。
天子,什么是天子,人人拥戴的才是天子。像朱雄英这么能作的,很难保证将来不会走炀帝的老路。到那时候,天下臣民才会看到仁孝的朱允炆,才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
所以,耐心对朱允炆,太重要了。吕氏坚信,只要他们的父王,能当二十年皇帝,局势一定会发生逆转,强势的太孙必定与太子因为权力矛盾重重。
她了解自己的丈夫,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朱标是一定能干出易储之事的。
像斗败公鸡一般的朱允炆,垂头丧气,完全打不起一点精神。母亲的话,让他切实的感受到,他与朱雄英之间的差距太了。不管服与不服,事实就是如此。
而要想搬回这一局,除了卧薪尝胆,似乎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坦然接受朱雄英比他强,让自尊心极强的朱允炆,感到莫名的耻辱。
捶了几下地砖,朱允炆不甘道:“母妃,儿臣该怎么做呢?”
喜欢大明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19wxw.com)大明太孙朱雄英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