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港岛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1章 华资收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461章华资收获

“邱生,银行的报告我看过,干的很不错。”

邱德更把茶水奉上,笑着鞠躬:“收购方面的事,都是司马祥,黄世同几个人在做。”

“你负责监管。”

何定贤打开茶盏,沏了沏茶,慢条斯理的道:“替他们成立一间证劵公司,挂在东方银行名下,就叫作东方证劵,将来由司马祥他们打理。”

“好的。”

“大老板。”

邱德更欣然答应。

“取两百万港币的现金出来,放到半岛酒店的包厢里,我要请司马祥他们吃饭。”何定贤轻声说道,邱德更点点头:“马上就办。”

虽然,六七事件已经官方告结,但是,一些余波还在不断扩散。

比如死去的新界乡民亲友,依旧在为亡者发声,刺杀、炸弹事件虽已绝迹,但打砸,聚众事件仍屡屡发生。不等新界警区正式设立,着手清理一番,短时间内不会暂停。

陆翰涛有本事压服新界十姓,却不可能管理好每一个新界人。

股市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没有回升,但随着官方发布声明,减缓了英资跑路的速度,但该逃跑的外资早已跑得干干净净。能吃到肥肉的华资老板们都已经吃的满口流油,剩下就是一些残羹剩饭了。

例如,周锡年就收购了牛奶公司,成为牛奶公司最大股东,罗文锦收购了中华电力,冼德芬收购了太古船坞部分股权,简乐强则成为港巴主席.

在四大家族各有斩获的同时,大大小小参与进资本战场的华资老板们,也都拿到属于自己的一份蛋糕。有人专攻某领域的业内收购,有人只在市场上抄底股票,坐等升值。

何定贤一样横扫资本市场,相继拿下天星小轮、国泰航空,惠康超级市场三大公司,并且拿到九龙仓集团百分之十二的股票,为九龙仓最大个人股东。

除了预期目标外,他还收购了一座中环的商业大厦,一间九龙区酒店,三座工业大厦。

这些都是英资出逃时抢着抛售的固定资产。

“牛奶公司最早由苏格兰籍医生万巴德与五位港商合作成立,用三万港币在薄扶林买下一块林地当牛奶牧场,总共就只有八只奶牛。”何定贤闲暇时翻着文件:“迄今已经有八十年历史。”

“初期,万巴德只是想圈养奶牛给病人补充营养,后来获得市场青睐,打通零售业务,成为港岛最大的牛奶供应商。”

“最后,牛奶公司为了扩大牧场,向港府东区又申请了一块地。港府以牛奶公司属公益事业为由,用极低廉的价格出让一大块土地。再加上兴建办公楼、仓库、冰厂等措施,在牛奶公司最值钱的就是名下大面积土地。”

一间公司开的早,在一片蛮荒的时候,机会确实很多。

万巴德真的是一位很敬业的医生,压根就没想过开公司,圈养一只奶牛还得跟老婆两个人一起上场。奈何当时港岛资源十分贫瘠,牛奶海运又会发臭,他可谓是被逼上市出售。

因为,他一开始很珍惜牛奶,要给病人喝的,偏偏街坊邻里,很多英籍人士都有喝牛奶的习惯,再加上治愈的病人心中记挂,导致牛奶天天都被哄抢。

当地华商看见机会自然就与他协商,花钱引进更多的牛奶,推广牛奶进入每家每户。在二战前,牛奶公司就已经发展为零售业巨头,期间加入过‘冰业’大战,希望抢占冰块市场。可惜,由于投资过大,最终被英资财阀“嘉道理”家族收购,几位华商早早兑现收益退出。现在随着房地产行业兴起,牛奶公司靠着名下土地市值再度高涨。

养牛奶的公司怎么会缺地?而且由于公司成立的早,大部分土地都分布在中环、湾仔、东区、薄扶林等港岛区,少部分土地在九龙区。

周锡年本该是在70年代与怡和洋行争夺“牛奶公司”归属权,最终含恨落败,导致怡和洋行靠牛奶公司土地开发地产,滚雪球般迅速坐大。可现在他却抓住机会,精准出手,一口将牛奶公司吃下。

这算是直接掘了怡和洋行的根,未来怡和置地想发展成一线地产公司已不可能。至于罗文锦收购的中华电力、可是港岛两大电力公司之一,持有九龙区的供电牌照,冼德芬买下的太古船坞,更是港岛三大船坞之一,断了太古洋行一臂。

加上何定贤挫败过的太古地产,成功收购的国泰航空,太古洋行现在可谓是鲜血淋漓,为发起金融战付出了极大代价,就剩“可口可乐”代理权一个大业务了。

华资成长的每一步都得踩着英资上位,本次华资壮大一分,英资就得付出两倍!别看汇丰名下没有任何一间企业被收购,但在金融市场的损失超过上亿。

因为,一间以放贷为主的洋行,恒指每下跌一个点,洋行就得流血一分.

晚上。

七点。

半岛酒店。

司马祥、黄世同、麦圣云、陈占六人穿着西装,大步走进房间,见到在吧台旁洗杯子的何定贤,站成一排,齐齐鞠躬:“大老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港岛旧事请大家收藏:(m.19wxw.com)港岛旧事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1/2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