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者,汉初三杰之一,曾经刺杀过秦帝。后来投奔高祖,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后来他选择了功成身退,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这样的人,我是不想去惹的,因为他能耐,远远不是打仗这么简单。相传《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时姜子牙因为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汉代的子房得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
简而言之,现在能学到的奇门遁甲,子房是祖师爷。他的墓是什么样子,他设计的墓又是什么样子?我不禁想到当初在洛阳遭遇的东汉王陵,哪些让我至今头皮发麻的机关,只怕与他有关的地方更够我们喝一壶。
在车上似乎除了睡觉别的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我一边忧虑着心事,一边就在半睡半醒之间来回折腾。
终于,我被萧世荣拍醒了:“到地方了,下车。”
我使劲揉了揉眼睛,跟着他走下车去。只见天又黑了,我们正身处一个山峪之中,周围除了我们,没有住户。
“这是哪儿,J市吗?”
“对,J市的南部山区。”
“那子房的墓就在这附近了?”
“别问了,跟我走就行。”
说罢他给手下人一个手势,有人给他拿过来两个油灯,他递给我一个,我摇摇头:“我不用。”
“你小子行啊。”他转身又把油灯扔给了手下,便在前面领路出发。
我一边跟着他走,一边默不作声地观察这些人,看起来每辆马车上的车夫都没下来,一共十来个人,一个个都是当时我第一次见他们的样子,一身黑衣,面带面罩,不露真容。
看来看去,他们最不正常的地方还是一人都背着包,这些包奇怪就奇怪在不是统一制式的,而是有大有小,有红有绿,在这一群着装统一的人身上看着十分突出。
我们跟着萧世荣从一段古山道上山。这古山道杂草丛生,凹凸不平,显然已经很多年没有人经常从这儿走了。令我十分惊奇的是,一路上居然看到不少摩崖石刻,都是大大小小的佛像,虽然规模不能和龙门比,但是也别有特色。
爬了好一会儿,我们终于站上了山头。半夜的寒风吹得我不住把脖子往衣服里缩。萧世荣突然问我:“你懂风水吗?”
我心说,但凡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好像很容易作古:“略知一二,怎么了?”
“你看看这一带风水怎么样?”
我站在山头上,四周环顾。只见此地山川形势颇有龙盘虎踞之气,龙盘乃是一曲折之川,唉?
我向不远处望去,三水汇聚?上一次见这个风水格局,还是在蒙古。
萧世荣看了看,呵呵一笑:“怎么样,那边不错吧?”
“不错。这种我见过一次,埋的是个大人物。”
“那你觉得风水堪舆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啊?晋代吗?郭璞不是写了个葬书?”
他摇摇头:“你看那边,”他指了指不远的一处山头,那座山叫太甲山,山顶叫康王顶,太甲是商代成汤的孙子,第四位商王,死后太甲陵就在这康王顶。所以我一直觉得风水观念从商朝乃至夏朝就开始出现了。康王顶南麓还有宁海王墓。从这里往北还有一条前代王爷的墓葬带。”
“这些你都知道?”
“很奇怪吗?”
我没有顺着往下问,不然得到的回答不是“别问太多”就是“祖宗传下来的”。
“那这么多文物古迹没人看着?”我问。
“大多已经没有盗墓价值了,不过听说这里头有驻军。”
什么?驻军?我现在已经把自己放在了盗墓贼的角色上,盗墓贼看到衙役都像看见了爷爷,那军队?
他看我面露怯色,冷笑着说:“真不知道我妹妹怎么看上你这个胆小怪的。”
“少废话了,继续走吧。”
我们从山头上又开始向下坡走,这里是一条绵延的山脉,高高低低,上上下下走了很远,我已经特别累了。
“我说,还有多远?”
“快了,就在前面。”
“子房把墓修在山上了?”
“我说你,不懂就不要老是乱说好吗?”
“你懂你倒是告诉我啊?”
“这里是子房洞,是他飞升成仙的地方。”
“所以我们到底要找什么?不是说去子房墓的吗?”
他摇摇头,继续向前走,不再理我。
说实话,他这态度把我弄得有点气,也懒得再问他。
直到我们从一个不高不矮的山头上翻下来,我才发现,眼前果真有这么个洞。
不过已经不是原生的洞了,洞口被砌了东西不说,此时大铁门还被锁着,一看便知是被管理着的地方。
我仔细一看,洞门由青石券成,显得规整,额嵌“汉留侯子房隐仙洞”八字,应该就是萧世荣说的子房洞了。
萧世荣拿油灯找了找门上的铁锁,给一个手下使了个眼色了,那人便会意,麻利地从包里掏出个什么工具,我甚至没看清他是怎么个手法,落下的锁已经被他接在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石奇闻请大家收藏:(m.19wxw.com)金石奇闻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