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戏剧年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0章 毛毛雨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别看八十年代末,粤语歌开始流行,大家伙也都能哼唱几顺,可是还真听不懂粤语。

“这位是广东电视台的钮台长,这位是黄导……”江浔主动上前,也用粤语回道。

“我也是广东人。”短发姑娘更加热情,她打量着江浔,“我怎么看你面熟?”这句话,却是标准的北平普通话。

一听这话,杨哲慢慢转过身来,那边,丁志诚正跟蒋欢欢聊着,他好象对这姑娘特感兴趣。

“哎呀,我想起来了,你是高翔?”短发姑娘突然笑了,“你真的是高翔,我没认错人吧?”

“你是……”

“我是阿静,你好,钮台长,你好黄导,都是家乡人,快,里面请……”

阿静很是热情,颇有阿庆嫂的风范。

可是,江浔知道,这位阿静,以前本是护士陈静,当年从广州来北平,站了36个小时,一下火车,脸比车皮都绿。

有人说,那天她身上只有80块钱,但,那一刻起,她成了北平都市传说的一部分。

那时,外地人在北平不能申请营业执照,她选择跟北平人刘学勇等人合伙,把一家烧鸡店改成粤菜馆。

“店名以前叫新都粤菜馆,也叫过东四粤菜,后来日剧《阿信》热播,大家灵机一动,干脆改用我的名字——就叫阿静粤菜”。

阿静很健谈,有了她的照顾,本来还需要等位子的,可是现在马上有了位子。

“高翔,我认识你,现在你是我们广东青年的偶像。”阿静的眼光大半都在江浔身上,只一句话,让江浔明白了,她看过公关小姐了。

这年头,经济特区一划,人人向往广东。

顺着这种向往,广东理发师来为北平人烫头,香港建筑公司,带着港商的钱来北平盖楼。

来的广东人这些日子都提到一部电视剧公关小姐,阿静还真的看了朋友录下的录像带。

她听广东来的人说,高翔现在在广东,没有人不认识,风头盖过了港星,“广东人都知道,你是南国第一小生……您今天来我们店里,那是我们的荣幸,您看看,现在点菜还是稍晚一点?”阿静拿着小本子,亲自照顾上了。

“钮台,黄导,于院……”江浔见几位大佬没有亲自下场的意思,自己就点上了,“烧鹅烧鸭……清蒸鱼,八珍豆腐煲,生啫鱼头煲……”

“一蛇三味要不要尝尝?”阿静一缕短发垂在耳畔,她轻轻地捋到脑后。

“可以。”江浔眼瞅着大家没意见,“那就上菜吧。”

大厅里一共九张桌子,可是也真是热闹,厨房跟大厅隔着玻璃,厨师在里面的操作看得一清二楚。

大家喝茶寒暄,话题很快又回到了公关小姐上。

“最初我们广东台不敢把这份礼物送到中央台去,我拿带子给北平的一些上级和同行看过,有些领导评价这部电视剧说是生活腐朽……”

钮祖印的话着实有些无奈,可是这四个字倒让杨哲和蒋欢欢乐喽。

左翎与她们也相谈甚欢,她岁数大,可是听到这四个字也笑不可支,都什么年代了,还能说出这四个字。

“这让我也有点顾虑,后来《公关小姐》在我们广东播放效果不错,我就在北平又组织了媒体的人,搞了一个看片会,他们一致反应不错,我这才送到中央台……”

“中央台今天收下了,很快这部电视剧就会在中央台播出。”黄加良导演又激动地补充道。

当然这份礼物是收费的。

此时地方台的节目在中央台播放,就是一种荣誉,不要谈什么钱。

而《公关小姐》是中央台以每集4万元的价格购入的,而电视剧的拍摄成本才一集2.5万元,再加上电视剧播放期间近200万元的广告收入,所以,《公关小姐》既是反映主旋律的电视剧,也是一部令电视台获利颇丰的剧集。

“那我们就共同举杯,庆贺,祝贺。”于是之笑着端起杯子,众人都站了起来,阿静也举着杯子过来,“我也是广东人,我们的电视剧有在中央台播出,我也高兴,我凑个热闹一起喝一杯。”

这样漂亮的老板娘,没有人拒绝,大家笑着一起喝了酒。

江浔就邀请阿静一起坐,阿静送了酒和水果,又给加了一道菜,可是终究没有坐下来。

“这道菜不错。”钮祖印对这里的鱼头煲很感兴趣,于是之也爱吃,夏导也在品尝着滋味。

“这鲤鱼先焯水,用海鲜拌上秘制辣椒糊,准备下锅,但不是直接倒在锅里,而是倒在锅盖儿上,就是为了提香,让它自个儿慢慢渗下去……”

看着江浔会吃还会做,蒋欢欢就小声道,“你那位,会演戏还会做饭……”

“什么你那位……”杨哲有心辩解,可是却又说道,“你别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他啊,就会下面条……”

不过,这道菜开盖儿之后,热气腾腾,口感香辣,而且特别地鲜,既有虾肉又有鱼头……还真好吃。

她不知道,是不是北平城里哪有好吃的,江浔都知道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戏剧年华请大家收藏:(m.19wxw.com)我的戏剧年华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1/2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