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已经渐渐的开始凉了,渭河边的树木也都染上了秋色,落叶纷纷缓缓落了下来 ,微微的小风一吹,人立刻就能打个激灵清醒过来了。
王妍她们还是黑乎乎的时候就从家里出来了,不过今天是例外,她们去主要是为了布置小食铺子。
一楼后面,放的那两张桌子,除了第一天一位船夫大伯进来坐着吃了一餐饭后。
其余时候就没人进来,而且天气也越来越凉了 ,王大娘索性把桌子都搬到了二楼。
一楼找匠人,顺着左边灶台隔出了一道墙,给灶台后面也垒墙包了起来,只留右边贴墙的桌子和一条通道上二楼。
包起来这个地方,不就成了一个屋子嘛,里面打了三张横着放的小床。
因为是横着放的,所以能放得下三张,但是,床的长宽也就一米三,不想占用太多外面的过道。
门开在了墙中间,一开门南边就是三张并着的床,进去如果横着躺的话,腿都伸不直,只能竖着躺。
窗户开在了北边对着后排柳树的地方,一打开也有风景。
所以这样也是挺美的,进屋去把褥子被子铺好,闲的没事就进屋去躺一躺。
王大娘也满意灶台和垒起的这间屋里,中间隔了有一张半椅子的空隙,把椅子靠南墙上,不耽误空闲做绣活。
天光微微放亮时,豆腐老翁就担了两担豆腐过来了。
王大娘递出200钱,买的量大,两筐60斤只要了200钱。
“大妹子,这两筐菜给你放到哪儿?”
“哎呦,姐,今儿的来的怪早嘞,就放门外,我放的那两个框子。”
“得嘞!”
卖肉卖菜的也都来了,豆腐里要的肉不多两斤,青菜也要了两筐35钱。
因为肉需要的量少,所以人家不送货,也不便宜,只能等到卖肉的来了时候,自己去买。
不过青菜和豆腐不用等着和别人抢,这一点让王大娘能安心许多,起码可以在家睡个懒觉,等到辰时(9点)的时候再过来。
豆腐老翁和青菜大婶来了后,王妍他们要是没到,直接把东西卸到门口的两个木盆和两个筐里。
再把外面这一个大箱子盖上,锁上锁。锁头是王大娘去配的,给了他二人一人一把钥匙。
也不放什么贵重东西,就是在门外整了个大木箱子,配了个锁。所以很放心,这样的话,晚来一会儿也没事。
甚至于自家就算不带钥匙也没事,那俩人第一批货送到她这里以后,还要回去再背一批来卖给那些散客。
休息一会儿,到了巳时(11点),开始做第一批饭菜。
把蒸好的米饭腾出来,倒在木盆里,先做烧汁豆腐。
锅清洗后再做麻辣豆腐,她家一出手,整个河面上都飘香。
一闻到这个味道就知道王家食铺开张了,河面上行船的船夫都端着自家碗筷过来了。
有条不紊的卖了一批,一售而空啊,一售而空。
然后紧跟着切豆腐,再做第二批。也是饭菜刚一做成十来个婆子奔着就往这边来。
“我要十份,先给我装。”
“你可拉倒吧,滚后边去,哪个书院来的这么嚣张?”
不等王妍开口让排队,站在前面的一个婆婆张口就骂了。
那婆婆自然而然的就把秩序维持好了,大家都老老实实的排队等打饭。
王妍也就收回了心思,开始帮着打饭。令人想不到的是,小店里的第二批中坚顾客的来源竟然是附近松山书院,百川书院,宏宇书院的书生们。
这些小书院开在马行街渭河附近,自然而然的书院里面就不设饭堂,你设了学子们也吃不下呀。
不过倒是雇佣了几个婆子,每天出来买饭食。
人家山长懒得雇佣厨娘,一来是花销贵,二来是书院地方小,烟熏火燎的不像样子。
哥哥在的百川书院也会过来买麻婆豆腐,刚开始吃到的时候,王兴就怀疑是自己家做的。
拖了送饭的婆子一问,果然是自家小妹做的,可给王兴激动的不得了。
然后和旁边书院的学子一宣传,这一道街的书院都过来了。
本朝文风盛,所以都城里的书院也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集中在马行街这边。
王妍也没想到把房子买到这里,铺子也买到这边 ,竟然还能给自家带来一笔这样的生意,真真是意外之喜了。
中午这一波饭食卖完之后,王妍原计划打算回家,可王大娘挣到了钱,哪里理她?
下午的时候卖豆腐老翁又送来一筐豆腐。
晚上再做一波,就为了下午这一波中间好几个小时不能回家。
王妍也就只能站在店里炸豆腐,她是觉得不值得,但是王大娘开心呀。
挣钱的事哪里分什么值与不值?还什么时间成本?王妍跟她说的,她根本就听不明白回家躺着睡大觉就是节省了时间成本?
想躺着歇息,这不是给她分出来一间屋子吗?回屋躺吧。
到了天色全暗后,人家其他家的小铺子都不关门,还等着夜宵的时候再赚一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粗使丫鬟,我靠卖辣条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19wxw.com)穿越粗使丫鬟,我靠卖辣条暴富了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