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苏秦开始感觉自己不适应。因为燕国不再是以前的燕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秦惠王将女儿嫁给了燕国太子,而燕国太子年轻不知事,娶了秦人的女儿后,他后半生的轨迹就已经在秦国的掌握之中。眼下看来,一旦重用苏秦的燕文侯撒手西归,由太子即位,苏秦必然无立锥之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燕太子刚刚迎娶秦国公主,同年燕文侯就去世了。燕太子即位,人称燕易王。漏船更遭打头风,就在此时,齐国趁燕国发丧之机大举入侵,一口气攻陷燕国10座城池。
被齐国侵犯后,燕易王眼见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心中对苏秦颇为不满,他说:燕文侯资助苏秦游说合纵使六国连为一体,可如今齐国心怀鬼胎,打完赵国又犯燕国。很显然,合纵之说不过是个笑话,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燕易王这一席话目的只有一个,问苏秦有什么办法收复失地。其实,燕易王公然迎娶秦国公主,这分明践踏合纵盟约。国家发生祸乱之时燕易王不先自省,而是指责他人,的确不是个贤君明主。
这番话将苏秦说成了燕国被进犯的罪魁祸首,苏秦听了很惭愧,便答应出使齐国,为燕国收复失地。
一来到齐国,苏秦便拜会了齐王,在面见齐王之时,苏秦的腰弯得很低,接连拜了两拜大表庆贺。庆贺完毕,苏秦却将头仰得高高的,意思是向齐王深表哀悼。他这番举止非常奇怪,齐王被吓了一大跳,问苏秦耍什么诡计。要知道,这次苏秦为燕国出使,目的显然是要收复燕国的失地。可是苏秦却不说话,而仅仅以肢体语言表示。齐王当然知道苏秦所有举动表达的表面意思,但是却不理解其中深意。
对方不理解,于是苏秦只能明说。苏秦说,即使是饥饿得将要死亡的人,也绝不会吃乌头这种能毒死人的植物充饥,因为毒发身亡比饿死更快。燕国虽然弱小,燕易王却是秦国的女婿,别人不敢得罪。齐国侵占燕国10座城池,表面上占便宜,实际却与强秦结下仇怨。苏秦的意思是齐国侵占燕国的城池就如吃毒植物乌头充饥,有害无益。
齐王听后大惊失色,这时苏秦保证,只要齐国归还燕国城池,灾祸就能化解。因为燕国收回城池后,一定会高兴地将旧怨一笔勾销,而秦国听说后会认为齐国是因惧于它的威力才归还燕国的失地,自不会计较齐国对燕国的伤害。
苏秦甚至说,齐国归还燕国的失地后,齐、燕的友谊就牢不可破,秦国的感激之心大起。燕、秦都会前来侍奉齐国。齐王发话,燕、秦不敢不听。
齐王听得脑子发热,竟然双手归还燕国的10座城池。兵士用鲜血和生命抢夺的城池,苏秦几句话就骗走了。
辛苦打下的10座城池被拱手送还,齐国朝臣皆愤恨不一。众人对齐王说,苏秦是一个出卖国家、左右摇摆、反复无常的小人。如果留下苏秦,必然为国家招来灾祸。
听闻小人进谗中伤,苏秦赶紧逃到燕国。
自从合纵破裂后,苏秦过得就如亡命天涯的生活,从赵国跑到燕国,从燕国去齐国,又从齐国逃回燕国。如果燕国不接受苏秦,苏秦就真的无家可归。
可事实就是,苏秦入燕,燕易王拒不接受,甚至剥夺了他的官职。
不费一兵一卒,苏秦为燕国收回10城失地,按理应该受到封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只有一个原因——被人进谗中伤。
能言善辩是苏秦的优点,这时竟成了他的致命伤。因为诋毁他的人就是以此为凭据告诉燕易王,苏秦张口乱说话,没有忠心也不讲义气。
遭受诋毁,苏秦坦然承认说自己不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但是,苏秦又说,他的不忠诚正是燕国的福气。燕易王听后,很是不解。君王都希望臣子忠诚,苏秦居然公然唱反调。
这时苏秦问燕易王,如果曾参、伯夷和尾声共同侍奉燕国,燕国会怎样?
曾参是天下的大孝子,为了尽孝道从没离开父母在外过上一夜;伯夷洁身自爱,不愿做孤竹君的继承人也不接受周朝的封赏,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尾声为人诚信,与女子约会,时间到了,女子仍然没来,他坚信不见不散,不管潮水上涨,紧紧抱住桥柱等待,最终被淹死。
曾参、伯夷和尾声已经成为孝、忠和信的化身,君王很喜爱这类人。如果能有这类人侍奉,燕易王当然高兴都来不及。然而,苏秦告诉燕易王,这类人虽然品行高洁却无益于国家。
因为,如果苏秦像曾参一样孝顺,他就不会抛弃老母亲,不远万里前来辅助燕国;如果苏秦像伯夷一样愚忠,他就不会为了燕国的几座城池奔赴齐国;如果苏秦像尾声一样坚守信义,他就不会欺骗齐王。
接着苏秦就将大道理寓于小故事之中:
有一个人在远方做官,他的妻子因寂寞而与其他人通奸。丈夫将要回来时,这对奸夫、淫妇很害怕,于是淫妇告诉奸夫,她准备毒死丈夫。待丈夫回来,淫妇让侍妾端毒酒给丈夫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历代王朝更迭请大家收藏:(m.19wxw.com)历代王朝更迭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