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失败了。
苏阳只能乖乖的交上藏起来的茶叶罐。
“这小子!一不小心就想拿走茶叶!”李世民气呼呼的,还好这次警惕,没被顺走,不然下次继续去小茶室拿走的茶叶,岂不是就是这一罐?
“还是父皇太过严厉,总是拿走苏阳的茶叶,他那么喜欢喝茶。”李丽质辩解道。
“恩?”李世民听着,总感觉不对,就像是他还是一个孩子一样,浑身难受,“还有你也是,整天往这里拿走茶叶,你一个人喝得了那么多吗?”
“为什么不能?”李丽质反驳道,“这是在学习茶艺,还不是为了父皇。”
“额……”李世民无法反驳,都已经为了他,还能怎么说?至于茶叶跑哪里去了,还是要辛苦去小茶室拿。
李世民感觉心里苦,怎么女儿年纪不大,就往外拐了呢。
“父皇真坏。”李丽质撇着嘴,一副伤心的样子。
“不哭不哭。”李世民顿时头疼起来,无他,不知道如何应对,“这里的茶叶都拿走,足够了吗?不够的话,再让那小子送来,哼,他肯定还秘密藏了有,怎么可能就这么一点。”
“女儿也是为了父皇。”李丽质立即破“涕”为笑,“所以父皇不要生气哦。”
“唉。”李世民深深叹了口气,谁让上辈子欠的呢,“你啊。罢了,随你怎么来就是。只要……只要不搞出事来。”
“女儿一向都明白。”李丽质回道,“搞事的,只有苏阳,天天搞事,不搞出一点事就不舒服。”
“对,就是那小子。”李世民十分认同,苏阳绝对是搞事大王,“大朝会之后,想出宫就出宫,记得叫上那小子,他什么不行,倒是危险方面的直觉很敏感。”
“女儿记着了。”李丽质很认真的点头,心说什么时候出宫没带上苏阳?即使没带,那也是去找苏阳,所以等于带,没区别。
交上茶叶,苏阳也正式进入到筹备的工作之中,这一年的大朝会相当重要,甚至间接的影响着李世民。
随着时间的推进,长安的年味也是越来越多,苏阳也没去再管茶叶的小事,而是着重于部分的重要之事。
他也开始挪动地方,从小偏殿到了鸿胪寺,算是暂时的升官,负责一些比较大的接待事宜。
“苏……将军,目前鸿胪寺之中并没有什么大事,都是一些日常小事,那些外来使者虽然有着自身的想法,不过因为圣人之威,倒也是不敢做太多过分之事。”
“二郎,最近过的怎么样?”苏阳来到鸿胪寺,碰到了一名老熟人,当初被他拉着进入到突厥军营之中的王二郎。
经过一战,王二郎也混到了不少功劳,更是被李世民带着上了渭水之桥,升官那是肯定的,未来就不一定了。
“回苏将军,某过的很好,其实某也不想当什么大官,做不来。”王二郎诚心说道,“某就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这本就是应该做的,没那能力,可不能什么都包下。”苏阳倒是没有太多的关注王二郎,这种事也是李世民与吏部的事,根本就不是他插手的事,这一点,他分得很清。
“只是让苏将军来这里,难免……难免……有一些屈才。”王二郎说道。
“有话就直说,不必如此。”苏阳心知肚明,“他们怕某抢了这些功劳是吧?其实这倒是你想多了,历年来,这招待之事,都是没什么功劳的,有的只是苦劳,一年来,其实忙的就是那么一段时间。他们巴不得一点事都没有呢,没过就是功,哪里敢提功劳一词?”
“苏将军说的是,是某想多了。”王二郎立即说道,至于真的情况如何,却不能再提了,他能看的出来,那么苏阳定然能够看出来。
“好了,你去忙吧,不必理会某,某就是过来看看的而已。”苏阳摆了摆手,具体什么愿意他懒得问,那些小事他也懒得理,来这里,还是为了一些大事,鸿胪寺还敢拦?这是不想要脑袋了吗?
“苏将军,外面有人求见。”王二郎刚刚出去没多久又折返,“是春州刺史。”
“春州?”苏阳一愣,记忆之中的地图,根本没这个名字。
“岭南冯。”王二郎低声说道。
“他?”苏阳一愣,算着时间,这怕是飞奔而来啊,“让他进来吧。”
“早就听闻苏将军之名,今日前来拜访,还望苏将军不要见怪。”门外进来一人,年龄看上去大概十八九的样子,俊秀文雅,看上去就是一名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一点都不像是其他人口中所谓的“山人”。
“冯兄远道而来,招待不周,是某之过错。”苏阳看向来人,来自岭南,又是姓冯,那么眼前的人就是冯智戴了,算是作为进京的“质子”,从描述之中来看,其实日子也不差,什么也都安排上了,大毛病是挑不出的,至于有没有暗中针对之类的,就不得而知了。
“岂敢,这是某不道而来,还是某之过错。”冯智戴看了一眼,似乎有点诧异家具,一时间不知道坐哪里好。
“冯兄不必客气,这是鸿胪寺,某又不是鸿胪寺的主人,哪有什么主客之分。”苏阳指了指隔壁的椅子,“坐得近了,也好说点悄悄话,不是吗?”
“哈哈,那某却之不恭了。”冯智戴坐下,也在不断的打量着苏阳,对于苏阳,他肯定是特别好奇的,甚至,这一次进京,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苏阳。
“苏将军,某先行谢过苏将军之恩。”冯智戴开口道。
“哦?哪有?”苏阳却是有点疑惑,想到了之前李世民询问,他才开口说的一番话,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应该,那些话是不会传出去的,若是冯智戴知道了,那就不是这里笑着谈话那么简单了。
“是苏将军之前在长安所说,岭南之乱,家父一直在抗衡,实在是分身乏力。”冯智戴说道,“某其实也知道,朝中不少大臣,都对家父有所误解,长安之中也是如此,但苏将军却是明白家父难处,无论如何,家父与某,都应该感谢苏将军之恩。”
喜欢唐朝九千岁请大家收藏:(m.19wxw.com)唐朝九千岁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