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云120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1章 广州很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梁峰轻声说道:“这的教育情况怎么样?我办学,办医院有没有阻碍?”

赵明亮笑了笑:“绝对没问题,唐宋时期大量中原人士涌入广州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教育。

他们在广州发展中原文化,设立州学、县学及书院等文教场所,这些场所同样也吸引了广州的其他居民,使中原文化得以传播,广州城市文化意象进一步华夏化。

由于广州是财富汇聚之地,异常重视教育,西城番市附近,将一座孔庙改建为学校“广府学宫”。

禺山书院就是最有名的私立书院。

以前广南东路科举考试没有固定场所,大多在佛寺中举行。

广南东路兴建贡院,科举中的省级考试逐渐有了固定场地。

广州学子如果能中举,还会经历一个特殊的仪式——簪花。”

梁峰一脸疑惑,轻声问道:“簪花是什么意思?”

赵明亮一脸正式,恭敬说道:“新科进士入朝谢恩、祭祀孔圣、拜谢恩师、座主时,都要簪花。

活动结束时,有些大胆的贫民、乞丐、娼妓,便在半途哄抢他们头上的花朵,以沾一点喜气。

簪花成为一个与科举高中相关的特殊符号,因此广州男人簪花的风气大盛。”

梁峰点点头,赵明亮继续说道:“广州已经有面向外国人的学堂 “蕃学”,以及面向这些“外国留学生”的科举考试“宾贡科”。

蕃学会选择既有学问、又熟谙外商生活习俗的博学之士为老师,招募外商子弟,学习中国文化。

若通过科举考试,外国学子还可以进入仕途,因此蕃客们也热衷于送孩子到蕃学读书。”

赵明亮的回答让梁峰大吃一惊:“这么溜吗?那我可省老事了。这的商业秩序是怎样的,和临安泉州的一样吗?”

赵明亮想了想:“不一样。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老师,要遵守行会规矩!

“行”这个字对于广州老板来说极其重要,皆因无论做大小生意,都必须遵循当时的行会制度。”

梁峰打趣道:“广州很行!?”

赵明亮想了想,笑着点点头:“也可以这么说。

这个时期,由于里坊制被废除,城内的坊墙逐渐消失,广州城内形成了一系列开放式商业街区。

加上宵禁制度的崩溃,广州的商贸业空前繁荣,街头巷尾商店林立。

生意人在广州开店大有讲究,选址就是首要问题。

根据官方规定,商铺须分“行”经营,每一条街上的商铺,做的几乎是同一种生意。

例如纸行路,宋廷以前,纸行街已有经营纸业的作坊,街道故此得名。

后来,从纸行路、诗书街到天平街,大大小小的纸行临街而列,形成了一条纸业专业街。

广州一些流传至后世的老地名,像米市街、绒线街、雨帽街、玛瑙巷、象牙巷、绣衣坊等,都保留着关于行会制度的独特印记。

南濠街茶楼林立,若有人想在这“美食一条街”上开店,就必须向官府提出申请,同时交一笔钱,加入茶楼业的行会。

有了“会员”资格,才能开张迎客。

经营茶楼期间,以什么样的价格采购茶叶,请几个帮工与学徒,工资多少……这些事,全由行会的话事人“行老”决定。

每个行业都有只在行内流行的暗语,被称作“行话”。

为了保守商业秘密,各行各业编“行话”时都是各出奇招。

一些行业用“丁不勾、示不小、王不立……”来指代数字。

还有一些行业采用典故的方式来表示,比如“桃园”为三,“竹林”为七,“魁首”为五……这些暗语,外行人看起来可谓是一头雾水。

除了本地商贾繁荣,广州的经济兴盛,还体现在海外贸易上。

由于“丝绸之路”先后为辽、西夏、金几个政权所阻挡,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安定,因此宋廷积极发展海上交通,在沿海各港中,广州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外商船云集广州,运来犀角、象牙、翠羽、玳瑁、龙脑沉香、白豆蔻,换走各种精美瓷器、丝织品、糖、酒、茶和米。

销往南海诸国甚至波斯大食等地。

为了更好地管理海外贸易,广州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市舶司,来到广州的外国商人都受到市舶司的款待。

每逢大宗生意往来,市舶司就要按例设宴招待外商,连船上的艄公、水手都有份。

不少外国商人乐于到广州做生意,他们聚居在“蕃坊”。

不少地名都留有蕃坊的痕迹,甜水巷的“甜水”是阿拉伯语“中国山岗”的音译。

杏花巷的“杏花”即是阿拉伯语中的“造船”。

蓬莱北街的“蓬莱”是“真主至大”之意……

“蕃坊”成为了宋代广州城中的一个独特景观,他们的民情风俗给广州注入了一种奇特的异国情调。

这里有戴20多枚耳环的波斯妇女,有“装革履”欧洲人,还有嗜嚼槟榔的东南亚人……

由于居住在“蕃坊”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最多,这里的怀圣寺就是这帮人建的。”

几个人从子城溜达一圈,便前往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墙壁的蚝壳颇为气势。

蚝壳造墙是岭南水乡村民的创举,这时的百姓靠海吃海,并且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他们把吃剩的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成墙,冬暖夏凉,坚固耐用。

蚝壳墙也会出现在祠堂或是大户人家的宅院里,据说蚝壳的凹凸不平、锋利壳尖,还有防贼之功能。

沿着小巷随意前行,清水灰墙,檐下灰塑,黑色趟拢门,无不散发着幽幽广府气息。

众人来到了西湖边一家宋代古建筑风格木制四层酒楼门前。

“一品楼”三个字,龙蛇飞动,大气磅礴。两边对联“调羹自有烹羹手,饮酒勿忘酿酒人。”

梁峰哈哈哈大笑:“老板不错!”说着便走进了酒楼。

梁峰大喊道:“最好的,全部上一份!最重要的是酒,我尝尝!”

喜欢风云1200请大家收藏:(m.19wxw.com)风云1200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