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章 炸裂却符合逻辑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礼法行虚皆裱画,汇坛临堂化虚无。

既有先河先贤在,又怎难明窥其真。

在离开如来寺,我们先是去到了抚松县吃了些东西,在回去的路上,我在车里没怎么说话,车里的其他人都在问我想着什么,却都被我嘻哈的糊弄了过去。

不知道为何,我现在对于一些事情的剖析,居然是从追溯过往开始,即通过历史和过去的事件里,从中寻找答案与符合逻辑的思想。

先拿堂单和香炉来说:

文革前后时期,这样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允许存在的,那么具备出马仙能力的人就不行了吗?显然在没有堂单和香炉的存在,这样的人能力依旧存在。

民国前后时期,普通的百姓家中是很少有铜制品的,哪怕是瓷化的香炉,在那个时期以当时老百姓的购买力也属于是奢侈品了,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用家中的碗来代替,这就是后来为什么都会叫“香炉碗”了,把香炉比喻成吃饭的家伙。

同时百姓普遍连名字都不会写,这种写有名字的堂单普及率也是会很低的,难道说这个时期的出马仙就没有能力了么?

追溯到这两个时期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无需再往前进行追溯。

再拿上香来说:

还是文革前后与民国前后的时期

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哪里还有余钱买香啊,甚至于有些寺庙都没有上香的条件。听老人说在那个年月里,好不容易弄到一根香那都是折成了几段,每次也就上那么一小段,但是也没有耽误有能力的人行道啊。

最后拿请神像来说:

神像是一种精神信仰,但是没有钱请像,难道说这些所谓的缘分就不在了么?那些深山修行的,那些没有条件供像的时期,还有那些就不供神像的,难道说就不能行道看事了么?

不是否定堂单、香炉、上香,曾经因为大环境而没有那个条件,可当下过于的追求形式化了,以至于在人为导致的形式化下,太多太多的人把重点放在了形式上,错把形式当做了获得真知悟道的标准,以求通过形式来获得能力。

对于仙家的敬奉以合理的礼法待之,尊求正确的礼法足矣。

堂单是对于身后的缘分尊重,以示尊敬而合乎礼法的存在,在身后有要求的情况下,看是否需要堂单,若需要堂单,则书录仙家姓名且供奉堂单,而非有堂单即得法。

上香所承载的是千年的文化历史,主要是祭祀敬神,辅助沟通天地和众生之用,也是对于礼法的上的尊重,和沟通的一种方式。

神像所承载的更多是精神信仰和寄托,更代表着其思想与品质,同时更让人的内心产生敬畏,也是礼法的表现,是人思想深处所追寻的方向。

至于香炉,上香所用的载体,无外乎其形,干净心喜即可。

可现在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种关乎礼法的行为变了味道,变成了很多人忽悠的说辞和借口,更成为敛财的手段和方式。把很多人忽悠进这条路上的同时,又使其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行越远。

眼下经常能听到的说法,即你与某某神仙有缘,你与某某菩萨有缘,需要请某某的神像,这种情况还算正常。但是比较炸裂的是,你想要获得什么样的能力,就要请相对应的神像。

就比如有一些出马的师傅,在其忽悠人时就会说:

“你得请玉帝和王母啊,不然你家查不了天上的事情。”

“你不请眼观娘娘,你这天眼开不了啊!”

“你请了送子观音,回头你家求子的活就多了。”

“这不请龙王爷,你咋给人家查海里的缘分?”

“你想给人家两口子办和合,就得请和合二仙。”

........

按照这种说法,给人办理太岁业务,那就得把六十太岁全请了,请阎王爷就能给人借寿,请了文昌帝君就能智力嗷嗷的高,请奥特曼就能打怪兽了,请了葫芦娃就能收妖精,最好直接请神笔马良,回头啥也不干就天天在家画大饼。

再有就是对于神像材质的划分,铜的、汉白玉的、树脂的、木头的、研究的都是什么样的材质更具灵性啊,什么样的材质更容易使得神仙落座啊,这里当然是最贵的最具灵性,最便宜的则是最没灵性的,总之是要有一定的说辞让你花更多的钱。

要知道这好多道家的道观,在早些年的时候,都是用泥和草来铸三清像的。可哪怕这都是无稽之谈的事情,偏偏就有好多的人会相信,为之付出钞票而买单。

当然有条件的人群,哪怕是请金子做的神像都无可厚非,但是这里面有多少人是用信用卡请神像啊,紧衣缩食的就是为了形式。

可这请完神像就算完了么?你要是不舒服,不得劲了,这些出马大仙就是另一番说辞了,某某的神像你不该请,某某的神像你背不动,某某的神像与你犯冲。

然后这些出马师傅就会说这样的话了:

“你这神像该得送走。”

“你这堂神像你得送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请大家收藏:(m.19wxw.com)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1/2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