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没想到蔡襄如此着急。
但就这样把李春丢下却属实有些不合适。
可当他转头朝李春看去的时候,却发现他正在那微笑的看着自己:
“去吧,李春就不去了,我想再在这里看看这赵州桥。”
林凡点头,再加上蔡襄催得急,只好抱拳一拜:
“李师,学生告退!”
说罢,林凡便和蔡襄一起,迈步进入到了旋涡中。
原地。
李春望着焕然如新的赵州桥,还有今时今日的赵县,脸上露出了微笑。
欢笑的孩童,繁华热闹的街巷,明亮却不刺眼的万家灯火。
虽然心中依然有着和蔡襄同样的疑惑。
但能看到华夏盛景,又能将《公输班纪》托赠予可信之人,他已经了无遗憾了。
然而,就在他举目四望的时候,桥头处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突然进入到了他的视野当中。
【五水共治宣传牌】
【水是生产之要,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基,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用、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
五水共治,创造和谐社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牌子最底下,还有五水共治的注解: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看到这块宣传牌。
李春瞳孔蓦然一缩。
接着脸上露出了一抹豁然畅快的笑容:“人定胜天!”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啊!
画面定格,转到蔡襄这边。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蔡襄正不停的把一本又一本的书册放到林凡手上。
林凡低头看向手上的这一本本书籍和纸张。
诗词、奏议、杂文,林林总总,不下百余篇。
《龙寿丹记》、《蔡襄治平会计录》、《茶果》、《荔枝故事》、《讲〈春秋〉〈左传〉疏》等等等等。
藏书之多,所作之丰,完全不在当初的辛弃疾之下。
南宋文学家刘克庄题跋蔡端帖时说:“又一借六典刘茂才,何人藏书,乃富于蔡公耶?”
仅此一句,就足以看出蔡襄藏书之丰。
眼看着蔡襄开始翻箱倒柜,开始把一本亲手注解的《论语》也给翻出来的时候。
林凡站不住了,赶忙抬手制止道:
“蔡师,够了够了……四书乃文人立身之根本,使不得,使不得……”
“有何使不得?!”
蔡襄眉头一拧,一脸的急火,道:
“林生,事出突然,此地不是蔡某本来居所,纵使翻箱倒柜,也只找出这些书籍,林生,快,你有办法,快带蔡某去往福州老宅,那里……那里还有……”
林凡抬手按住蔡襄臂膀,微微摇头。
“来不及了,对么……”蔡襄神情一下子变得颓然,委顿的坐倒在了椅子上:
“蔡某,蔡某实在是汗颜啊……”
林凡微微一笑,朗声回道:
“蔡师先前对万儒做了释义,那学生也来说说学生所理解的文道之永昌。”
“学生以为,所谓文道,指的并不是单一的文学,它指的,应该是我华夏的文化。”
“一如蔡师的字,蔡师的茶,全都是我华夏千年文化的精粹。”
“所以蔡师不必愧疚,除却这些作品,您的出现,您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华夏后世最好的馈赠!”
“蔡某如何当得此等盛赞……”蔡襄话说一半,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蹭的从座位上跳起,跑去书架上又是一阵翻找,嘴里喃喃的道:“茶……茶……”
“哈哈!找到了!!”
不一会,就找出来一本金丝线装的小册子,随后满脸欣喜的拿过来塞到了林凡的手上:
“给!还是林生你提醒了我,这个东西我本来是打算带进坟墓里头取得,想来应该比我那些无用的注释要有用的多。”
林凡低头一看,见到封皮上面书写的《小龙》二字,眼前顿时一亮!
可就在这时,一道旋涡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林凡身后,周围空间微微激荡。
与此同时,一阵嘹亮的吆喝,也从屋外传来:
“蔡知州!工匠们都已经齐聚,就等您一声令下,咱们就准备开始造桥了。”
这一刻。
林凡和蔡襄举目对望。
“蔡师,学生要走了。”
“嗯,为师也要去监督造桥了。”
二人齐齐抱拳,红着眼眶对拜:
“就此,别过!”
话音落下,二人同时转身。
蔡襄正了正官服,迈步朝屋外走去。
而林凡,则伸手一招,收起所有蔡襄所赠书本,最后回头深深看了蔡襄一眼,然后,迈步跨入旋涡。
视角开始跟随蔡襄。
炎炎的烈日下,蔡襄先是于桥岸和工匠们交谈。
后又褪去官服,加入到搬运当中。
在他的带领下,洛阳桥畔,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随后镜头慢慢抬高,视角锁定夕阳下风景如画的福州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请大家收藏:(m.19wxw.com)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