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时空续命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辩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寻找姜子牙的死亡地点,费了一番周转,好在系统强大,最终还是找到了,临终前的姜子牙,很是平静。

安达的出现,很显然在姜子牙的意料之外,不过很快就镇定了,询问安达相关信息,从而判断是敌是友。

最后安达说自己是仙人,姜子牙微微一笑,沉默不语,信不信很难确定,但是对安达的一些手段,一时参谋不透。

安达把周公传送到房间内,分别向二人介绍彼此信息。

周公旦凝视姜子牙,气氛凝重而充满思想的碰撞。

周公旦率先开口:“太公,吾等皆为兴周之人,然吾以为,治国当以礼为本。吾制礼作乐,立宗法,分等级,使上下有序,万民各安其位。如此,方能保国家长治久安。”

姜子牙微微颔首,而后道:“周公之礼,确有其效。然吾之见,治国首重法与势。法者,国之权衡也,可明赏罚,正纲纪。势者,君之威权也,可御群臣,统万民。以法为纲,以势为柄,方能令行禁止,国家强盛。”

周公旦皱眉道:“太公所言法与势,虽有其理,但过于刚硬。吾之礼,乃以德化人,以礼导民,使人心向善,自觉守序。如此,则无需过多强制,而民自安。”

姜子牙反驳道:“周公之礼,美则美矣,然遇乱世,人心不古,礼何以束之?唯法可正其行,势可慑其心。且法不阿贵,一视同仁,方能彰显公平,使民敬畏。”

周公旦摇头道:“吾之礼,非仅为束民,亦为养民之德。以礼治国,可使君臣父子,各尽其责,上下和睦。而法虽可治罪,却难化人心。”

姜子牙笑曰:“周公莫忘,人性本恶,非以法约束,难成良善。且吾之法,亦非无情。赏罚分明,可激励民众,奋发有为。而势之所在,可使君威如日,令出必行。”

周公旦沉思片刻,道:“太公之法与势,固可收一时之效。然吾恐其久用,则民畏而远之,失民心则国危矣。吾之礼,虽缓而持久,可育民之德,固国之本。”

姜子牙起身,踱步而言:“周公之虑,亦有其理。然吾观天下之势,强则存,弱则亡。法与势可使国强,礼可待国强之后而施之,以润民心,固国本。”

两人对视,虽观点不同,却皆为国家之兴盛而殚精竭虑。这场辩论,虽无定论,却为后世治国理政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在安达看来,姜子牙的做法比较符合自己的心意。

周公旦的治国理念及例子:

一、制礼作乐

理念阐述:周公旦认为通过制定礼仪规范和音乐制度,可以明确社会等级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使整个社会和谐有序。

礼强调不同等级的人在行为、服饰、礼仪等方面的差异,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乐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们的情感交流,增强社会凝聚力。

具体例子:周公制定了诸如祭祀之礼、朝会之礼、婚姻之礼等各种礼仪规范。

在祭祀活动中,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祭祀仪式和祭品要求,体现了对祖先的敬重和社会等级的差异。

例如,天子祭祀天地、祖先时,使用的祭品规格最高,仪式最为隆重;诸侯、卿大夫、士等则依次递减。

在朝会中,天子、诸侯、大臣的站位、服饰、言行都有严格规定,以显示等级秩序。同时,周公还创作了各种雅乐,用于不同的场合,如祭祀时的《颂》、宴饮时的《雅》等,通过音乐来强化礼仪的感染力。

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理念阐述:周公旦实行分封制,将周王室的子弟、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

同时,他确立了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明确了家族内部的等级秩序和权力传承方式。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构建了一个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封建等级体系。

具体例子:周公将姜子牙封于齐地,将召公奭封于燕地,将自己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地等。

这些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相对独立,但又必须服从周王室的领导,定期向周王室进贡、朝见。在家族内部,严格遵循宗法制,嫡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和财产,其他庶子则分封到较低的等级。

例如,在鲁国,伯禽的嫡长子世世代代继承鲁国国君之位,而其他儿子则被封为卿大夫等。

姜子牙的治国理念及例子:

一、因俗简礼

理念阐述:姜子牙治理齐国时,认为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简化繁琐的礼仪制度,以适应齐地的实际情况。

他主张因地制宜,不强行推行周王室的那一套礼仪规范,而是根据齐地的文化传统和民众需求来制定政策。

具体例子:齐地原本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姜子牙没有强行改变这些,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

例如,在齐地,民间商业较为发达,姜子牙没有像周公在其他地区那样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商业的限制,而是采取了一些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空续命者请大家收藏:(m.19wxw.com)时空续命者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1/2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