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重重宫闱与朝堂暗影交织之处,东林党人在策划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
幽秘的密室之中,烛光摇曳不定,映照着东林党众人神色各异却又都透着一股决然的面庞。钱谦益目光深邃而冷峻,缓缓开口:“如今局势微妙,圣上对我等已有诸多猜忌,若想成事,必先调走京营。那林可汗久有野心,我等许以重利,他定会在边关有所动作。”众人皆默默点头,深知其中风险与机遇并存。
杨涟坚决反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搞不好引狼入室”。阮大铖道“我等是为民情愿,个人荣辱放一边,哪怕刀斧加身,无悔也”。左光斗“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周朝瑞说到“我倒赞同大山的意见,我们不一定要林丹汗出兵,我们可以假传消息,只要调离京营就可以”。魏大中目光如炬,沉声道:“如今福王已允诺于我等暗中支持,此乃天赐良机。周兄说的对,若京营之军若留于京城,于我等行事大为不利,当务之急,是要想法子将其调离。” 众人纷纷点头,室内气氛凝重压抑。
“这京营之军,素日里只听令于圣上与朝廷,想要调走谈何容易?” 一位老者捻着胡须,眉头紧皱。
此时,袁化中站了出来,缓缓说道:“在下以为,可假传边地急报,称蛮夷来犯,边境告急,令京营速速驰援。那京营都督重责在身,闻此消息定会领军前往。”
“此计虽妙,可若事后追查起来,岂不是容易露馅?” 有人质疑道。
袁化中微微一笑:“无妨,我等可安排人在途中制造混乱,将那传信之人灭口,再把相关文书销毁,只让这消息似有若无,模糊不清。即便日后有人怀疑,也无从查证。”
不多时,边关加急军情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惊起千层浪。朝堂之上,天启帝闻得边报,面色凝重,龙袍下的双手不自觉地紧握。那奏报称林可汗率大军在广宁边境集结,烧杀抢掠,边民苦不堪言,大同守军已呈苦战之势,若京营再不驰援,恐有城破之危。天启帝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一直以来为了全力对付后金,明朝对林丹汗是给赠送金银珠宝,竭力讨好林丹汗,避免西线北线同时开战,难道是后金和林丹汗达成协议?天启暗自权衡,最后不得不动用关宁方向的大军,令京营即刻整军出发,奔赴广宁。
京营都督领命,刹那间,整个京营营地号角长鸣,士卒们迅速集结,盔甲碰撞之声响彻云霄。粮草辎重被匆忙装载上车,战马嘶鸣,兵戈闪耀寒光。浩浩荡荡的京营大军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出京城,向着广宁疾驰而去,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际。
而在京城的另一方角落,左光斗等人见京营顺利开拔,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却又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深知,这只是政变计划的第一步,后续的每一步都如同行走在刀刃之上,稍有差池便会粉身碎骨。
“京营已走,接下来便是禁军这边。”一位魏大中低声说道,“萧谨那边准备得如何了?”
“萧谨已在禁军中悄悄布置妥当,只等我们的信号。”负责与萧谨联络之人轻声回应。
“好,那我们也要加快动作。”左光斗目光坚定,“立刻在城中散布谣言,就说宫中有奸佞蛊惑圣心,致使上天降怒于边境,如今唯有福王能解此危局。务必要让城中人心惶惶,为我们之后的行动营造声势。”
于是,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一些神秘之人悄然出没,低声传播着各种流言蜚语。百姓们听闻后,纷纷交头接耳,心中对宫廷之事充满了疑虑与不安。
信王在听闻城中流言后,心急如焚,匆忙进宫求见天启帝。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天启帝眉头深锁,似在沉思着什么。
信王急切道:“皇兄,如今这京城流言蜚语四起,说宫中有奸佞致使边患,还牵扯到福王,此中必有蹊跷。臣弟听闻那林可汗在广宁闹事,可这背后会不会是后金在暗中捣鬼?他们会不会是想让我大明陷入混乱,然后坐收渔利?”
天启帝微微点头,沉声道:“朕亦有此疑虑。朕一直对后金防范有加,对林丹汗亦是百般拉拢,本以为可保西线安宁,全力应对后金。如今这林可汗突然来犯,而消息又如此含糊不清,朕不得不怀疑后金是否在背后谋划,故意隐瞒与林丹汗的勾结之事。”
信王接着说:“皇兄,京营已被调往广宁,京城兵力空虚,若此时真有奸人作祟,后果不堪设想。臣弟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京城戒备,尤其是皇宫的防御。另外让皇后搬来乾清宫以防不测”
天启帝站起身来,踱步片刻后说道:“朕已令禁军加强巡逻,五弟不用担心”
信王心中一惊,他知晓东林党与萧谨有所关联,但此时不敢表露分毫,只是说道:“皇兄,我没记错的话禁军统领萧谨,是娘娘遇刺后提拔的,只怕其中有蹊跷。可否可从附近卫所抽调一些可靠兵力进京,以防万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再次回到明朝请大家收藏:(m.19wxw.com)再次回到明朝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