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穿越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章 王美玲市长的叹息(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王美玲市长的叹息(下)

“……虽然有人常说我们中国人的融合能力是多么多么厉害,历史上很多其它民族都被我们吸收同化。比如羌人、党项人、匈奴人、契丹人等等,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就算是满人,如今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经只是个学术名称。但事实上,按照国内智库的分析,从大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我们中华文明,其实是传播能力和同化融合能力都比较差的一个文明。或者说,是一个像熊猫那样的文明活化石。”

王美玲市长如此侃侃而谈,“……当然,这不是说中华文明有多么落后,而是说,我们从很早之前开始,传播文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怎么强烈了,无论从软件还是从硬件上,都没有做好成为一个世界性文明的准备,也没有怎么进行过这方面的努力。其结果就是,而在进入近代以前,欧洲传教士就凭着热情不畏艰险,高举十字架走遍了五洲四海,将上帝的荣光播撒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每一个角落。

伊斯(防和谐)兰教更是凭着一本经书,妥妥的只进不出,同化能力强到邪恶。即使是在自身严重衰败落后的情况下,也硬是扛住了现代化浪潮,大举逆势扩张,把据点直接打进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核心腹地。

而我们中国人呢,靠着辽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文明体量,却是交了一张不及格的答卷。儒学只是在朝鲜、日本和越南有点儿影响力,道教更是连国门都踏不出去。倒是一部分佛教高僧,还有些基督教传教士走遍天下传播信仰的风范,但到了近代也是节节败退,再也没有了早期东渡传法的强盛生命力。这么难看的扑街衰样,难道是古代中国的实力不够强大吗?当然不是,那会儿所谓‘中央帝国’的头衔,可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吹自擂自己往脸上贴金,而是受到东方世界一致公认的事实。但问题是,由于中华文明在东方一枝独秀得太久了,自古以来,我们都有一种中央帝国的心态,很少会像用火刑架传播基督福音的西班牙传教士,用导弹强制搞民主的美国人权组织和一手弯刀一手经书的阿拉伯人那样,不惜远赴重洋也要向他人强制推销自己的宗教文化。恰恰相反,历史上基本都是其它民族派人来中国主动求学,就像日本的遣唐使那样,才会把中华文化带出去。所谓‘教化蛮夷’的天职,早已被儒生们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而且,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我们的汉语本身因为太古老了,也存在着难以传播的问题。美国人曾经在常春藤院校组织优秀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如果学习法语或德语,一般只需要五百到六百个课时。即使是学习文化差异较大的日语或俄语,也只需要一千二百多个课时就差不多了。而学习汉语却需要至少两千个课时就算是学完了两千个课时之后,看中国武侠电视剧还总是看不懂,需要找华裔来翻译。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汉语太古老,属于象形文字。而其它世界主流语言都属于字母文字,即使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韩国和日本,也一样如此。所以外国人学习汉语会很吃力。但这也表明了,即使我们的国力超越了美国,想要让全世界其它民族用汉语交流,也比美国人向全世界推广英语艰难得多……

这样的一系列先天不足,使得我们的中华文明虽然韧性有余,灵活变通也不缺,但对外的影响力却实在不够。过去这些年里,尽管国家在海外投巨资办了不少孔子学院,企图向全世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但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那些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度和接受度,比基督教和美式民主还要差得多!倒是翻译过去的玄幻小说和仙侠小说,以及改编的影视剧和动画还卖得不错……

咳咳,言归正传,可想而知,就算在未来的人口大爆炸危机之中,我国政府顶着压力耗费巨资救下了数以亿计的非洲人、南亚人和中东人,但也很难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融入我们的社会体系……”

(哪怕是传说中神秘的玛雅文字,实际上也是跟英语同一类型的字母文字,只不过玛雅文明一直列国林立,字母的写法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说某个字母只规定了用动物脑袋表示,结果不同的玛雅人有可能写成鱼头、鸟头、虎头和狗头,但却是一样的读音,乍一看还以为是象形文字。)

说到这里,王美玲市长摊了摊手总结道,“……既然中国无法融合他们,也从中得不到多少利益,甚至很难对他们施加文化渗透,财政也很可能撑不住,还要面对欧美各国的敌意和破坏,那么最正确的选择,自然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命,哪有不努力自救,还想赖上咱们的道理?”

说到底,这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嘴里说着主义,心里想着生意。谁都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善意:欧美传教士搞慈善是为了“扩大上帝的羊群”,国际人权组织搞慈善是为了推销美式民主,中国人出国去做生意也就罢了,搞慈善的话,又能推销些什么传统精神文化产品呢?还是用《论语》“教化蛮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穿越时代请大家收藏:(m.19wxw.com)大穿越时代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 1/2 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