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不做亏本生意的赵竑
当差不多批完奏折和札子时,赵昀终于看到了两份甚合圣意的;一份是已被罢相的郑清之的,一份是沿江制置使史嵩之的。
郑清之说蒙宋已歇战,两宋间一场大决战将不可避免,朝廷需早作准备才行;比如派使者与蒙古人讲和,内政上继续除旧革新,军事上加紧备战等等;尤其对洪武通宝在大宋境内的流通深感忧虑。
史嵩之也建议朝廷早点备战,同时以为迁都暂不可取,但赵昀最好御驾巡游三京一趟,借此凝聚人心(毕竟经过一番大战,三京终于收复了,你作为官家都不去看一眼是说不过的),以及重建关河防线的重要性等等。
“还是此二人懂朕的心意啊,当初因王旻叛变,导致襄阳丢失,朕挡不住朝廷汹汹义愤,将全力举荐王旻的郑清之罢了相;如今三京都恢复了,也该让他重回朝廷中枢了!
朕身边也需要像老师这样的人的。”
“至于这个史嵩之,见识和才干是有的,但其乃史弥远族侄,且当初不配合朕的绍定入洛……还是先让他在沿江制置使的位置上继续呆着吧。”
赵昀喃喃自语道,随即唤来一名中书舍人,草拟了召郑清之回朝的诏书。
盖上玉玺,让人送走了诏书;刚刚提起笔,一名内侍匆匆走了进来。
“官家,董监军从汴梁前线派人送来了密信!”
“哦,速将密信呈来!”赵昀连忙放下笔。
从内侍手中接过密信,赵昀看着看着,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监军嘛,就是历朝历代皇帝派身边的人去监视前线大将行军打仗的人,以太监居多,以小人居多;这董宋臣两者都占了。
在信中,这厮大吐苦水,添油加醋的数落孟珙如何居功自傲,故意拖延和否决渡河方案,对自己这个皇帝派去的人如何轻视怠慢等等;尤其重点提到孟珙和手下一干部将对赵竑如何仰慕,和对方及手下部将如何亲密无间,相互称兄道弟的事。
前面那些孟珙和赵昀的书信往来中已经解释过了,但后面那些则深深刺痛了赵氏皇族一脉相传的,对武将防范的那根敏感神经。
赵昀放下密信,双眉紧锁,陷入到深深沉思当中。
先前他对孟珙信任有加,除了其卓越的战绩,还有利用其制衡军中大佬史嵩之的考量;如今蒙古人已撤退,中原也差不多收复,这孟珙居功自傲的可能性应是存在的。
不行,得想法子敲打一下他才行。
思定,便又唤来中书舍人,草拟了一份关于委任史嵩之另外重要军职的诏令。
就让他和孟珙相互制衡吧。
作为一国之君,这点谋略是必备的。
办完这件事,赵昀便又思索派使者去蒙古,和重建关河防线的事。
前者比较容易,而后者却颇为头疼。
他与一些朝臣已经推演过了,想重建关河防线,至少需屯驻六十万人马,花费巨额财力和物力,这对朝廷来讲是一笔巨大开支;其二,重建关河防线,虽为抵御蒙古人日后南下;但同时也替新宋建立起了一道坚固屏障。
朕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新宋当屏障不说,关键是哪还有其它的充足国力来对付赵竑呢。
重建河南也是需要一大笔巨资的!
哼,朕收复三京,恢复中原;但短暂兴奋激动过后,才发现这将是朕的一只巨大包袱!
他赵竑从来都不做亏本买卖的!
郁闷了好一会儿,起身来到墙边一副地图前,盯着新宋版图,心情便更加不好了。
扬中距离临安,山东边境距离汴梁均不超过五百里。
且赵竑手中有近五万精锐骑兵,须臾间便可抵达!
这对朕可是极为不利的。
要想解决赵竑这个终极大患,唯有先让蒙古人袖手旁观才行。
只要和蒙古人谈妥,其不借机南下,那么朕与赵竑之争就不涉及什么民族大义了;重建河南和构建关河防线也可以暂缓,借以腾出人力物力财力来一心一意对付赵竑!
朕知道赵竑绝不会主动出手,而是等着朕先出手。
一旦和蒙古人谈妥,朕就想法子逼他先动手!
蒙古人对赵竑之恨,远超朕;相信与之谈妥不难的。
……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清晨,楚州皇宫的一间书房里正传出一阵充满童稚音的朗朗读书声,赵竑的十来个“儿子”正在御用教书先生的领读下,进行早读。
转眼就是几年过去了,当初的后宫幼儿园已经变成后宫小学了。
但四个女人的肚皮依然平坦如故,包括赵竑寄予厚望的吴氏也是如此;当初“做引子”的计划已基本上宣告失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请大家收藏:(m.19wxw.com)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