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草为桔梗科的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1]花钟状,通常蓝色,喜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气候,喜光照充足环境,可耐半阴。
风铃草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有的具细长而横走的根状茎,有的具短的茎基而根加粗,多少肉质,少为一年生草本。叶全互生,基生叶有的成莲座状。花单朵顶生,或多朵组成聚伞花序,聚伞花序有时集成圆锥花序,也有时退化,既无总梗,亦无花梗,成为由数朵花组成的头状花序。花萼与子房贴生,裂片5枚,有时裂片间有附属物。花冠钟状,漏斗状或管状钟形,有时几乎辐状,5裂。雄蕊离生,极少花药不同程度地相互粘合,花丝基部扩大成片状,花药长棒状。柱头3-5裂,裂片弧状反卷或螺旋状卷曲。无花盘。子房下位,3-5室。蒴果3-5室,带有宿存的花萼裂片,在侧面的顶端或在基部孔裂。种子多数,椭圆状,平滑。
喜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气候,喜光照充足环境,可耐半阴。风铃花对温度比较敏感,生长适温13℃-18℃,发芽适温为20℃-22℃,冬季温度低于2℃则停止生长,茎叶开始枯黄。夏季28℃以上的高温对植株生长不利,30℃-35℃。
以上的高温,植株叶片会变黄脱落,甚至全株枯萎。风铃花在珠海地区夏、秋季不适合种植,在冬、春季种植较为适宜。风铃花喜干耐旱,忌水湿。因此,在雨天过多或土壤排水不良情况下生长不好,导致叶片变黄,植株细长,节间伸长,花朵变小,可通过控制浇水调节植株高度。
风铃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丰富腐殖质、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为好。基质pH值在5.5-6.2之间为宜。[2]
繁殖
风铃花的繁殖以播种为主。广东地区以初秋播种为好,播种一般在农历7月下旬至8月初进行,到春节即可开花。从播种到开花需6个月左右,也可根据开花时间确定播种时间。由于风铃花的种子比较细小,在播种前首先要选择好苗床。苗床应选阳光充足、地下水位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整地时要细致,深翻碎土两次以上,清除石头、杂草,碎土均匀,刮平地面。苗床主要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对苗床和苗木危害极大,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另外,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10-12小时晾干,然后将种子和沙按1:5比例混拌后再播。播前要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播后不再覆土或薄盖过筛细土。播种后保持苗床微潮,但不要太湿,温度在20℃-24℃范围内,播后14-16天即可发芽。[2]
苗期管理
风铃花育苗需要相对干燥的条件,否则极易发生病害而导致幼苗成批死亡。
间苗
当小苗长出2片叶时,可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使小苗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如幼苗生长过密,容易徒长倒伏,影响日后生长。
水分
出苗后降低湿度,基质应稍润湿,但不应浸透。苗期太湿易发生猝倒病,苗期过于干燥小苗会因缺水而萎蔫。一般在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稍干燥为宜。
施肥
风铃草只需少量施肥,如需幼苗快速生长,可用30-50ppm钙氮肥喷施。
光照
风铃草发芽不需光照,发芽后要逐渐接受阳光,使小苗能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
发芽适温在白天为20℃-22℃,夜间为16℃。温度低于15℃以下小苗生长不良,叶片枯黄,需在温室播种养护。
基质
以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最佳,土壤以微酸至微碱性为适,pH值为5.5-6.2。由于广东土壤多为强酸性,在种植时宜施适量石灰,以中和pH值。栽培基质配制用园土、甘蔗渣(腐熟)、鸡粪(腐熟)以6:3:1的比例再加少量石灰拌匀。[2]
上盆后管理
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可移栽上盆,用口径为9-11cm的花盆进行移植。移植一般在阴天或下午4点以后,种植时不要太深。种后需马上浇足定根水,使小苗与基质充分接触,如阳光太强,需用遮阳网适当遮盖3-4天。
修剪
风铃花早期生长较为零乱,但在后期生长中植株会自然整齐紧凑。风铃花在生长过程中可不摘心,也可作摘心处理。如需摘心,可在幼苗长至6-8cm左右时进行,以缩短植株高度,增加侧枝及花朵数量。
浇水
浇水时要做到适时适量,根据盆内基质干湿度情况和天气的变化进行。浇水时盆土要见干见湿,浇则浇透,但不要使盆内积水。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要多浇,反之则少浇。
施肥
植株需肥量中等。种后每周交替施用浓度为150-200ppm的氮肥和钾平衡肥,应避免铵和氮的含量过高。生长旺盛期每15-20天施一次稀薄腐熟饼液肥或人粪液肥。花前增施含磷、钾的复合肥,可防止花期倒伏,冬季和盛夏则应停止施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农女的人生小目标请大家收藏:(m.19wxw.com)农女的人生小目标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