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小队这次打退了鬼子,解救了鲁庄村民,应该算是打了一场胜仗。
可陈龙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伤亡太大了,几乎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队员战死六个,重伤五个,轻伤十好几个,伤亡比快达到了一半。
“你们看看,死了六个,五个是拼刺刀死的,重伤的也有三个是刀伤!俺咋说来着?鬼子拼刺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俺们就不是对手嘛!你们为什么不等着发挥咱们自动武器多的优势?!”陈龙血红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质问胡大康几个。
“抗战打鬼子哪有不死伤的?拼刺刀也是打鬼子的一个手段吧。”胡大康并不认错,“咱拼刺刀可是杀了好几个鬼子的,他们都看到的。只是往后要加强训练吧……”
“俺是没子弹了,手上只有刺刀,不肉搏,咋弄?”冯三才也委屈地争辩。
“俺瞅着大伙儿都冲了,俺也跟着冲啊!”吊着一只胳臂的谢大柱嘟囔着,他膀子挨了一刺刀,忍痛揪过鬼子拧断了他的脖子。
……
问了一圈下来,反正每个人都有肉搏战的理由。
陈龙有些气恼,拿出块识字黑板开始给大家好好讲述日军拼刺的相关知识:
诚然,刀来枪往,舍命相搏,那种生死一线,直面死亡的感觉,会让每个男人都热血沸腾,血脉喷张。日军也认为“拼刺对决”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军队鼓励士兵拼刺作战。一般部队对上日军这样痴迷拼刺的怪胎,还真是会造成忍受不了的损失!尤其是精神上的刺激更加严重:胜利一方会形成不怕死、不可战胜的精神迷信。
日军的拼刺战术是有历史传统的。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的获胜,日军就是用如林的雪亮刺刀杀得老毛子胆寒,令日军对“万岁冲锋+白刃战”这个战术达到了迷信的地步。甚至于1909年日本修改《步兵操典》时,明确规定:“决定战斗最终胜负的方式是刺刀突击”。所以,拼刺肉搏成为了日军的必修战技,各个部队和军校都必须开展训练和考核。一般入伍士兵起码都要进行一年以上的拼刺训练。
当然,日军动辄鼓励拼刺,也是和日本国小资源缺乏有一定的关系的。能靠刺刀解决,多少也省下一颗子弹,意义还是不小的。
看看日军对刺刀的痴迷程度吧:他们甚至给九六式轻机枪也加装上了刺刀,加装弹匣和刺刀后,机枪重达12公斤,这么重的大家伙怎么拼刺?挥动不了两下估计自己就趴了!另一个亮瞎狗眼的操作是日军行军都是枪带刺刀的,远望刀枪如林,闪亮一片,拉风古怪!也不怕刺刀刺(割)伤了战友。日本人真是疯了!
日军为了培养士兵的嗜杀承受能力,在训练中竟然经常拿中国百姓和俘虏练习刺杀技术。这种训练旨在培养士兵的杀人技巧和“杀戮快感”,培养军人习惯血腥味和杀人的习惯,简直无异于恶魔。
而反观中国军队,由于师从的是德械装备的路子,重视火力对抗,所以国.军对拼刺战术并没有上升到必修的高度。而偏偏中国军队学德军只学了一半,国内军工产业落后,重火力武器特别是火炮、自动武器的装备差的太多,一个师的都赶不上人家德军一个建制营标配,所以实战中很容易就会被日军突破火力,冲上阵地,形成血腥残酷的白刃战。
这一点其实从中日两军的步枪配备上就能看出来:中国军队追随德军走了“步枪短型化”的路子,中央军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尽管还针对日军白刃战设计了加长型刺刀(国.军刺刀40厘米,日军刺刀30厘米),但加装刺刀后中正式步枪全长也不过1.685米,而日军三八式步枪带刺刀则全长1.801米,相差超过10厘米。一寸长一寸强,对刺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实战中,国.军的中正式步枪刀尖还没碰到敌人,自己就已经被鬼子刺中了。
再加上国家贫弱,国.军士兵稀饭、小菜的一天两顿,甚至还多有饿肚子的时候,很多士兵都骨瘦如柴、体力太差,形同饿殍。而小鬼子虽个子矮,但人家国家重点供养军队,有吃有喝,长得壮实,体力也更强,拼起刺刀来也更猛。
训练比不上,武器比不上,体力还是比不上。如此几方面综合下来,中国军队拼刺往往会吃大亏。在后来抗战最大规模的白刃战——石牌战役中,日军突击大小高家岭阵地时,与中央军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残酷白刃战。战斗最激烈时整个战场都没有枪声,只有刺刀刀刃相格声,双方士兵的嘶吼和惨叫声,还有刺刀透体的噗嗤声交织在一起,万分惨烈!但事后统计,此战中央军战死23,550人,日军死伤仅3,500余人,双方战损比接近7:1,虽然其中也有武器差距造成的因素,但就算打折计算,日军刺杀的实力起码也抵得上三四个中国士兵。
毕竟中央军还算是中国军队中训练好、装备好、后勤供应好的。相比各省地方部队和八路军就更加的窘迫,与日军对阵拼刺,付出的代价也会大上许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最强区小队请大家收藏:(m.19wxw.com)最强区小队1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